放完支架第一年很關鍵

受訪專家:
應急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 范煜東
本報特約記者 莫 鵬《生命時報》 2022-07-19 第1624期 第18版
應急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范煜東表示,這位患者的例子告誡我們——支架術絕對不是一勞永逸的,如果不做好預防和康復,再次發生心梗、心絞痛只是時間問題。全球急性冠狀動脈事件注冊研究數據顯示,冠心病患者出院后6個月內死亡、腦卒中和再住院率高達25%,4年內累計病死率達22.6%。因為支架等介入治療只是機械性地解除了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局部血管嚴重堵塞,使患者的癥狀得以緩解,但對動脈粥樣硬化的自然進展并沒有影響。所以,支架術后一定要做好幾件事。
1.堅持服用抗凝藥
心臟支架手術后,服用抗凝藥有助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還可防止動脈進一步硬化。研究發現,即使只中斷服用幾天抗凝藥,支架內血栓發生率也會增加數倍。一般來講,做完心臟支架術后1年內都是再次發生心梗的高峰期。為防止血小板過度激活,讓血管內皮自己慢慢修復,需要術后堅持1年以上的抗血小板治療,也就是至少服藥1年。臨床上推薦的用藥方案多以服用阿司匹林(腸溶制劑為好)為基礎,再聯合服用另一種抗血小板藥,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2.定期到醫院復查
定期隨訪是保證患者術后健康的關鍵,復查時間一般為術后1、3、6個月,以及1年。醫生主要會了解三項內容:(1)患者病情變化;(2)重要身體指標是否達標,如心率、血壓、血糖、血脂、體重,以及是否戒煙;(3)了解是否堅持服藥,有無不良反應,并對藥物劑量和種類進行調整。如果患者有下面4種情況,最好擇期再復查一下造影:(1)有心絞痛、心肌缺血表現;(2)存在非常嚴重的左主干病變、復雜的分叉部位病變,以及一次手術植入多枚支架;(3)第一次支架植入時遺留70%~75%的狹窄,可在一年后復查造影;(4)血流不理想。
3.觀察用藥反應
患者服藥的同時,要注意自我觀察,發現大便呈黑色、黏膜皮下出血等,要及時就醫。
4.注意控制飲食
支架術后,患者要戒煙限酒,多吃果蔬,少肉多魚,適當喝牛奶,飲食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
5.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做完心臟支架后,日常要記得多喝水,有助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最好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早晨起床后喝杯溫水,上午和下午喝水量不低于1000毫升,晚上睡前少喝水,避免增加起夜次數。
6.別讓情緒起伏太大
保持好心情是最好的護心方法之一,學會控制情緒,避免點火就著,不開心時多和親朋好友聊聊天,或試著轉移注意力。
7.鍛煉身體要適量
不少患者植入支架后,總是擔心支架會移位,劇烈運動后會掉下來,甚至連穿衣服都小心翼翼。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只要支架植入操作順利,術中支架貼壁良好,是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和運動的。
8.避免過度勞累
植入心臟支架1年內,要避免過度勞累和從事重體力活,以防心率加快,影響心功能。要學會勞逸結合,保持規律作息,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避免加班和熬夜。
- [事件]打針部位為何會不同08-10
- [事件]臨考試就發燒咋回事08-10
- [事件]探訪學習困難門診08-10
- [事件]腳崴了四個辦法減少腫脹08-09
- [事件]清涼油和風油精不能一起抹08-09
- [事件]長期用抗生素可能傷大腦08-08
- [事件]痰濁+瘀血 血管生斑塊08-08
- [事件]脂肪肝的胖分三階段08-08
- [事件]打針部位為何會不同08-10
- [事件]臨考試就發燒咋回事08-10
- [事件]探訪學習困難門診08-10
- [人物]像坐月子一樣過三伏08-09
- [事件]腳崴了四個辦法減少腫脹08-09
- [事件]清涼油和風油精不能一起抹08-09
- [書評]穴位的故事350中脘:腹脹08-08
- [事件]長期用抗生素可能傷大腦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