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進餐有個最佳順序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老人進餐有個最佳順序:飯前喝點湯,先蔬菜再主食,然后才是魚蝦肉禽,水果放在兩餐間
飯前喝湯,暖胃促消化。飯前喝適量清湯如蔬菜湯、菌湯、蛋花湯等,既能暖胃,也可避免老人因吃得太急導致腹脹,還可刺激胃功能,促進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高鍵提醒,喝湯要適量,一般100~200毫升即可,大約一小碗的量。喝太多會稀釋消化液濃度,并減少正餐攝入量,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老人營養不良。此外,飯后也不要喝太多湯水,同樣會稀釋胃酸濃度。
先菜后飯再吃肉,血糖更穩。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有利于減少后面主食、肉類等攝入量;還可在胃腸道中吸水形成膠團,延緩葡萄糖在小腸中的吸收速率,維持飯后血糖平穩。另外,米、面等主食的升糖速度較快,在蔬菜后食用,可使飯后血糖升高較慢;動物蛋白的消化速率較慢,可支撐飯后較長時間的血糖供應。高鍵補充,蔬菜、主食、肉類的攝入順序沒有太嚴格的規定,老人在吃飯時,先多吃幾口蔬菜,再吃主食、肉蛋等食物就行,各食物攝入量可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其中建議,成年人應保證每天平均攝入300~500克的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1/2;200~300克的谷類,其中全谷物和雜豆為50~150克;50~100克的薯類;120~200克的魚禽、蛋類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薯類中含大量淀粉,高鍵建議老人可將其當作主食。
兩餐之間吃水果,不影響正餐攝入。水果中含果糖、葡萄糖和膳食纖維,前兩者會迅速升高血糖,而后者則會影響對正餐食物的需求。因此,飯前吃水果可能導致老人食欲降低,正餐進食量減小,營養攝入不足;飯后立即吃大量水果可能增加消化負擔。一般每天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2小時吃水果是推薦時間。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 高 鍵
本報記者 嚴立新《生命時報》 2022-08-12 第1631期 第5版
飯前喝湯,暖胃促消化。飯前喝適量清湯如蔬菜湯、菌湯、蛋花湯等,既能暖胃,也可避免老人因吃得太急導致腹脹,還可刺激胃功能,促進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高鍵提醒,喝湯要適量,一般100~200毫升即可,大約一小碗的量。喝太多會稀釋消化液濃度,并減少正餐攝入量,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老人營養不良。此外,飯后也不要喝太多湯水,同樣會稀釋胃酸濃度。
先菜后飯再吃肉,血糖更穩。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有利于減少后面主食、肉類等攝入量;還可在胃腸道中吸水形成膠團,延緩葡萄糖在小腸中的吸收速率,維持飯后血糖平穩。另外,米、面等主食的升糖速度較快,在蔬菜后食用,可使飯后血糖升高較慢;動物蛋白的消化速率較慢,可支撐飯后較長時間的血糖供應。高鍵補充,蔬菜、主食、肉類的攝入順序沒有太嚴格的規定,老人在吃飯時,先多吃幾口蔬菜,再吃主食、肉蛋等食物就行,各食物攝入量可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其中建議,成年人應保證每天平均攝入300~500克的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1/2;200~300克的谷類,其中全谷物和雜豆為50~150克;50~100克的薯類;120~200克的魚禽、蛋類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薯類中含大量淀粉,高鍵建議老人可將其當作主食。
兩餐之間吃水果,不影響正餐攝入。水果中含果糖、葡萄糖和膳食纖維,前兩者會迅速升高血糖,而后者則會影響對正餐食物的需求。因此,飯前吃水果可能導致老人食欲降低,正餐進食量減小,營養攝入不足;飯后立即吃大量水果可能增加消化負擔。一般每天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2小時吃水果是推薦時間。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雞蛋含有14種護心物08-25
- [事件]第一次吸脂減肥以截肢告終08-25
- [事件]六種中藥越陳越好08-25
- [事件]體重減5斤血壓降7毫米汞柱08-24
- [事件]五種非典型心梗要留意08-24
- [事件]栓在小腦運動受損08-24
- [事件]杞人憂天者早上做決定08-23
- [事件]聰明人能聽進意見 視網膜效...08-23
最新文章
- [本站]改變貧窮病 悟性比錢更重要08-25
- [事件]雞蛋含有14種護心物08-25
- [事件]第一次吸脂減肥以截肢告終08-25
- [事件]六種中藥越陳越好08-25
- [事件]體重減5斤血壓降7毫米汞柱08-24
- [事件]五種非典型心梗要留意08-24
- [事件]栓在小腦運動受損08-24
- [事件]杞人憂天者早上做決定08-23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