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為何也愛扎堆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腫瘤遺傳易感者對外界刺激更敏感,免疫功能低下時,由于基因突變或缺失,無法阻止細胞癌變
受訪專家: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學術學科帶頭人 周 琦
本報記者 高嘉悅《生命時報》 2022-08-23 第1634期 第21版
作為西南地區首個“腫瘤遺傳咨詢門診”負責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學術學科帶頭人周琦教授介紹,羅女士一家的情況雖然罕見,但腫瘤的遺傳易感性需要引起重視。
從遺傳學角度來看,一個家族中有多個成員患有同一種或幾種腫瘤,通常是家族聚集性腫瘤;而某一個基因突變導致特定的腫瘤,一般是遺傳性腫瘤。這是因為同一環境條件下,腫瘤遺傳易感的人對于外界刺激更敏感,當其免疫功能低下時,由于基因突變或缺失,不能阻止細胞多步驟癌變,進而導致癌基因、抑癌基因失調。
“不過,目前已有諸多遺傳學病因是可識別和干預的?!敝茜硎?,對于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來說,建議從40歲甚至更早開始進行預防性篩查;有家族性腸息肉的人群,建議每年行腸鏡檢查,及時發現病變。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親和姐妹是乳腺癌患者的,建議40歲前進行篩查,以乳腺超聲和鉬靶檢查為主,篩查間隔時間為6~12個月。建議家族中一級親屬有BRCA1/2基因突變卵巢癌的,要進行基因檢測。若發現攜帶有BRCA1/2基因,建議30~35歲起開始定期做盆腔檢查、血CA125 (腫瘤標記物)和經陰道超聲的聯合篩查。5%~10%的子宮內膜癌具有遺傳性,其發病年齡比普通型平均小10~20歲。因此,建議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的人,進行基因檢測和遺傳咨詢。
不過,周琦表示,目前僅極少數人群得到了高質量的遺傳咨詢和檢測服務,大部分并未能與散發患者區分開,也無法得到更佳的診療及健康管理方案。因此,對于腫瘤的遺傳風險,需要大力宣傳。
周琦建議,如果家族中多人罹患同種或不同種腫瘤,或一級、二級、三級血親中超過1人明確攜帶有害基因突變,或一級、二級血親中超過1人符合以下abc至少一項,或三級血親中有2人以上符合abc至少一項,都會有較大遺傳風險,建議進行腫瘤遺傳咨詢。這三點為:a.確診腫瘤年齡不超過50歲;b.確診多個原發腫瘤;c.被診斷為雙側原發腫瘤,如雙側乳腺癌、卵巢癌。
綜上,周琦提示,腫瘤發病原因十分復雜,可能存在多因一果,因此不可小覷遺傳易感因素,平時應重視家族遺傳性腫瘤的排查與預防,同時更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養成良好習慣,有效預防腫瘤。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三類齒痕舌的食療調理09-09
- [事件]智齒能當壞牙替補09-09
- [事件]買貴的是啥心態 凡勃倫效應09-09
- [事件]善于學習的人有六個特點09-08
- [事件]各種避孕法都要注意啥09-08
- [事件]找對象年輕人看重軟件09-08
- [事件]有些腦梗 根在心里09-07
- [事件]癌癥為何也愛扎堆09-07
最新文章
- [事件]三類齒痕舌的食療調理09-09
- [事件]智齒能當壞牙替補09-09
- [行業新聞]養老護理行業日漸興起09-09
- [事件]買貴的是啥心態 凡勃倫效應09-09
- [本站]指導網友給八旬老母拔泡治病09-08
- [事件]善于學習的人有六個特點09-08
- [事件]各種避孕法都要注意啥09-08
- [行業新聞]中國為全球婦幼健康高績效十...09-08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