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

【名稱】:膻中
【歸經】:任脈穴
【拼音】:Dàn zhōng
【國際標準代號】:
RN17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主治】:咳嗽,氣喘,咯唾膿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煩,產婦少乳,噎嗝,膨脹。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經絡視頻】:
點擊觀看視頻
【描述】:
[穴義]任脈之氣在此吸熱脹散。
[名解]
1)膻中。膻,羊臊氣或羊腹內的膏脂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吸熱后的熱燥之氣。中,與外相對,指穴內。膻中名意指任脈之氣在此吸熱脹散。本穴物質為中庭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至本穴后進一步吸熱脹散而變化熱燥之氣,如羊肉帶有辛臊氣味一般,故名膻中。
2)元兒。元,首也,氣也。兒,氣之子也,水也。元兒名意指穴內的天部之氣中含有一定水濕,非為干燥之氣。
3)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無它意。
4)上氣海。上氣海,此與任脈下部氣海穴相對而言,指本穴為任脈的生氣之海。
5)元見。元,首也,氣也。見,明顯也。元見名意指穴內的吸熱脹散之氣顯而易見。
6)氣會。本穴物質為胸堂上部的氣態物匯集而成,故為人之氣會。
7)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質為胸部之氣聚集而成,在本穴吸熱后外行于心包經所在的天部層次,為心包經氣血的重要輸送之地,故為心包募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熱燥之氣。
[運行規律]涼濕水氣由天之下部匯入本穴并吸熱上行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募集心包經氣血。
精彩內容載入中,請稍候...
最新文章
- [本站]別有病網14歲:疫情影響嚴...08-11
- [事件]三款中成藥改善少白頭08-11
- [事件]上火了 到底該吃哪種牛黃?08-11
- [事件]白癜風夏季多發08-11
- [事件]打針部位為何會不同08-10
- [事件]臨考試就發燒咋回事08-10
- [事件]探訪學習困難門診08-10
- [人物]像坐月子一樣過三伏08-09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