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病首頁->>中藥材庫>>黃耆詳細介紹
黃耆-別有病中藥材庫

【名稱】:黃耆
【別名】:黃芪、蜀脂
【拼音】: Huánɡ Qí
【拉丁】:Radix Astragali
【功效】:補益
【毒性】:無毒
【 性 】:微溫
【 味 】:甘
【歸經】:脾,肺
【類別】:植物
【藥用部位】:根
【產地】:晉,內蒙古,甘,
【采集加工】:種后1~7年采收,春、秋二季采挖。切去根頭,除去須根及泥土,曬至六至七成干時按大小捆成把,曬干。
【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禁忌】:表實邪盛、濕阻氣滯、腸胃積滯、陰虛陽亢、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者,均禁服。
【描述】:
本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黃耆,《本草綱目》稱黃芪,《神農本草經》稱戴糝?!睹t別錄》稱戴椹,獨椹,蜀脂,百本?!端幮哉摗贩Q王孫。李時珍說,耆是長的意思,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稱黃芪,也許是寫耆不妥。王孫與牧蒙同名異物。
精彩內容載入中,請稍候...
最新文章
- [人物]像坐月子一樣過三伏08-09
- [事件]腳崴了四個辦法減少腫脹08-09
- [事件]清涼油和風油精不能一起抹08-09
- [書評]穴位的故事350中脘:腹脹08-08
- [事件]長期用抗生素可能傷大腦08-08
- [事件]痰濁+瘀血 血管生斑塊08-08
- [事件]脂肪肝的胖分三階段08-08
- [事件]化結石五味中藥助力08-07
贊助商鏈接